忘不了的美味,珠海特色小吃

星座网https://m.xingzuo.com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要说珠海的特色小吃,一定和海鲜脱不了干系。以海鲜入菜是珠海饮食文化中的常见烹饪方式之一,珠海的海鲜不仅滋味鲜美,还有一种珠海独特的风味。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珠海文化浓郁的小吃,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品尝品尝。

  横琴蚝
  早就听说珠海蚝肥厚味美,在去年由珠海市旅游局等单位评出的珠海“四大美食”中,贵妃蚝当仁不让。而同时评出的珠海“十大名菜”中,以蚝作料的菜式就占了两个。珠海横琴岛以出产的鲜蚝着名。横琴蚝不仅身体肥硕,而且鲜嫩质美,以“一大、二肥、三白、四嫩、五脆”享誉周边。因为横琴岛周边海域的海水咸淡适宜,温度适中,水质肥沃无污染,非常适合蚝的繁殖生长。而每年11月至次年四月是吃蚝的最好季节。

  在珠海,蚝的烹饪方法有很多,如酥炸、白灼、铁板烧、姜葱?等。说到蚝,不得不提的还有蚝油,珠海银坑所产迭石蚝油在省内甚有名气;而驰名中外的李锦记蚝油的发源地就在珠海市南水镇。

  斗门重壳蟹
  斗门重壳蟹也是珠海“四大美食”之一,名为重壳,蟹壳也确实比一般蟹要坚硬和厚重,而且也更加珍贵,因为它生长于咸淡水海域里,每1000斤中也只能选取10斤的上品。尝之,只觉肉质嫩滑,味道鲜香,而且蟹肉很容易与壳分离。听大厨说,重壳蟹是滋补佳肴,是很多港澳食客的至爱。珠海“十大名菜”之一的花雕鹅肝重壳蟹,色、香、味皆为上品,在海湾大酒店就可以尝到。

  万山对虾
  珠海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的时间,除了炮制各种名菜鲜肴,还用来制作各式品种精美点心。君悦来大酒店的碧波群鸟,就是用万山对虾做料,用对虾做成一只只可爱的浅黄小鸭,让人看得垂涎三尺。

  南屏脆肉鲩
  南屏脆肉鲩用特殊方法养殖,肉质脆而爽口。干务软骨鲮产于干务水库的蒲竹坑一带,虽形似普通鲮鱼,但鱼身光滑,煮熟后鱼骨透明,食之如粉丝,鱼肉鲜嫩美味。除了海鲜,还有白藤莲藕、白蕉禾虫、白藤水鸭、横山粉葛、小托山桔和粉洲菱角,都是在珠海不可不尝的美食。

  白藤莲藕
  白藤莲藕白藤莲藕长在白藤湖内,以肥硕、多粉、松化无渣驰名,在港澳地区都有盛誉,常用的作法有火腩焖莲藕、田鸡焖莲藕等。

  白蕉禾虫
  禾虫生长于咸淡水交界的禾田底下。每年收获两次,头一次在清明后的旧历初一、十五时分潮期,人称“荔枝虫”,在旧历八月十五前后收获的则称“秋虫”。据说每当此时,当地的农民就带上手电筒,点着火水灯,划着小船到农田的水闸放网捕捞。禾虫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炒、炸、熏、蒸、生晒、腌制样样均可。将禾虫晒干了还可用来煲汤除风湿。

  白藤水鸭
  白藤水鸭产在水鸭食料丰美的白藤湖,滋味清鲜,补而不燥。横山粉葛松化无渣,还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味,用它来煲汤,汤水如奶水一般又甜又滑。

  小托山桔
  小托山桔盛产于黄杨山东侧的小托山,在那里村民都惯以茶加少许山桔来款待客人。据介绍,小托山桔有化痰止咳,开胃祛疳的功效,颇受欢迎。

  猜


此文为星座网文章,请勿转载到任何平台!

热门文章: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弹词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弹词

长沙弹词已经历史悠久,经过不断的传承和保护,如今已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是不可抛弃的,需要我...

广州冬至习俗有哪些
广州冬至习俗有哪些

冬至,在广州又叫过冬、冬节、小年。广州的冬至是没有冰雪的,但是广州人对冬至的重视却不能质疑。冬至在广...

北京传统文化之四合院
北京传统文化之四合院

说到北京文化就不得不说它们的建筑风格,毕竟自从元朝定都北京后,这里就一直是最高权力的中心,象征着整个...

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
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

禅宗是我国特色本土佛教,他不是传统意义上印度流传过来的佛教,尤其当处于佛教盛行的唐代的时候成为主流,...

老北京过春节时的风俗
老北京过春节时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团聚、亲情,春节一直被人们寄托着新的一年新的希望,随着时...

福建的文化遗产,你知道多少?
福建的文化遗产,你知道多少?

在中国,文化遗产是受到国家保护的一种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名族的文化,时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关系...

城市文化:浅谈厦门民俗文化
城市文化:浅谈厦门民俗文化

厦门是一座著名的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在这里,我们不仅仅能够欣赏到迷人的海岛风光,同时我们还可以感受...

全国房价最便宜的城市 盘点国内房价最便宜的城市
全国房价最便宜的城市 盘点国内房价最便宜的城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房价不断往上疯涨。这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买房变成了“梦想”(梦里想想就好)。城市...

清华大学是谁创办的,清华大学是谁写的
清华大学是谁创办的,清华大学是谁写的

清华大学是亚洲有名的大学之一,创办至今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在悠长的历史沉淀中,清华大学创造出了一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