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故事之醪糟

星座网https://m.xingzuo.com

  醪糟,又叫酒酿,甜酒,酸酒。旧时叫“醴”,是一种米酒,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小吃。醪糟经糯米(又称江米)发酵而成,夏天可以解暑。味道酸酸甜甜的,度数也不是很高,每天喝一点还有助于睡眠。本期灵异故事,讲讲醪糟的故事。

  米酒大家都知道吧?在我们老家把米酒叫做醪糟的,家里如果来客人了,打上一碗醪糟荷包蛋那是必须的,而且在一些老人家眼里煮醪糟是一项很神圣的活动,我外婆就是这样的。

  外婆特别喜欢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那一天煮醪糟,她说那天煮的醪糟耐放,其实我有点不以为然啊,因为她平时煮的醪糟也很耐放的。

  外婆煮醪糟时禁忌很多,头一天就精选优质糯米泡上,第二天上锅去蒸,她经常叨咕说,蒸糯米时不准月母子和来月经的妇女在场,要不然做出来的醪糟会酸,她还说蒸糯米时不准心口子厚(心胸狭窄之人)在场,为了防止被这种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冲撞,外婆还要在锅盖上用一双筷子摆一个十字造型。所以说在外婆的心目中,煮醪糟并不单纯是做吃的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庄重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仪式了。

  糯米蒸好放凉后就要放酒曲了,外婆对这个也有讲究,她说放酒曲只能用一只手完成,切忌中途换手,要不然做出来的醪糟也不好吃。

  放好酒曲后外婆会把糯米装进坛子里,放到床上用棉絮裹好坛子,并且还用过去那种输液用的玻璃瓶装上若干瓶开水来加温,好像隔个大半天还要换水,经过两天左右吧,香甜可口的醪糟就新鲜出炉了,那可是我童年时期的最爱啊。

  我总觉得我外婆是一个有点懂行的老太太,她每年可以通过春节前煮的醪糟预测来年的吉凶,准确率相当高,说到这里,突然很佩服老太太了。记得大概有七八年了吧,那年春节前老太太煮的醪糟是酸的,她说自己从来没有煮过酸的醪糟,这下可能要出大事,我们还安慰她,说别自己吓着自己,醪糟只是个吃的玩意儿,哪有那么神奇,可是春节过后没多久,我大舅舅就得了急病,十多天之后就去世了。还有一年春节前外婆煮的醪糟只有淡淡的甜味,结果来年一大家子都特别不顺,不是生病就是被偷或者生意惨淡。

  我也就这个问题和别人讨论过,他们几乎都说这个是无稽之谈或者巧合,哎。

星座网』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热门文章:

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白素贞与许仙的结局
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白素贞与许仙的结局

这个世界上有着很多事情是我们不能探究的,就像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鬼,是否真的有妖都不是可以否定的东西...

西湖民间故事解说:南屏晚钟的意思
西湖民间故事解说:南屏晚钟的意思

钟声,一般是在寺庙中能听得见。听到钟声,就会让人有洗涤心灵,心灵沉静之感。而西湖十大景色之一中,就有...

快马加鞭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快马加鞭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成语真是数不胜数,而快马加鞭更是其中之一。古时候也有,快马加鞭给杨贵妃送荔枝的故事...

秦桧墓在哪,秦桧到底做了什么遗臭万年
秦桧墓在哪,秦桧到底做了什么遗臭万年

在我国历史上有非常多令人敬佩的英雄,当然也有很多令人痛恨的奸贼了,像是害死岳飞的秦桧就是一个非常可恶...

《西游记》中的灵吉菩萨,到底是谁
《西游记》中的灵吉菩萨,到底是谁

说起《西游记》很多人都不陌生吧在我国民间故事中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说起孙悟空绝对是家喻户晓每个人都听...

八拜之交的典故,到底是哪“八拜”
八拜之交的典故,到底是哪“八拜”

可能一开始,我们并不认识。但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我们成为了无间的伙伴,我们成了分不开的朋友,这就是所谓...

望梅止渴的典故,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望梅止渴的典故,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有这么一句话:“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我去做了,而你只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靠想象”这句话中出现的...

闻鸡起舞的典故及其出处
闻鸡起舞的典故及其出处

奋斗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奋斗只是每天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做好手里的没件小事,不拖...

中华文化故事:鸡鸣狗盗的典故
中华文化故事:鸡鸣狗盗的典故

《暗算》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欺负一个忠臣不算什么本事。戏法人人会做,巧妙各有不同。你文不会之乎者也,...

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诛九族一直都是一种严重的刑法,无论是哪个朝代都会有些被诛九族的人,九族便是包含所有跟自己有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