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历史,怒族服饰,怒族风俗,怒族特点
怒族结婚前后都有哪些习俗
怒族婚姻习俗不尽相同,有的盛行男子随妻居,寡妇再嫁也不受歧视,有的历史上曾盛行族内婚,将女子当成家庭财产和固定劳力保留在家庭的内部。
婚前,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比较自由,他们在生产活动或娱乐场所产生爱慕之情后,就互赠手镯、胸饰等物品作为定情信物。然后男方请一媒人,到女方家中说亲,双方的父母心照不宣,只有顺水推舟撮合成亲了。
怒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选择在属龙或属蛇的日子,因为龙和蛇在怒族的观念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婚礼前几天,全村寨的各家各户都派出得力的男子或女子,到男方家帮助料理结婚的有关事务。女方家也显得格外奔忙:做嫁衣、买首饰、请陪娘、邀请宾客。
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要杀猪馈赠,如果女方送一头给男方,男方要送两头给女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怒族还盛行送给女方父母及兄长礼物,送给兄长的是一件农具和一头猪。
迎亲是怒族婚礼中最为热闹的场面。迎亲队伍中一定要选有一名歌手前往,只有待他将女方挡路的歌手唱败,方能将新娘接去。
结婚当天,新郎邀约两个最好的朋友,背一背柴和一背明子,带着一罐酒和其他礼物,去女方家接新娘。到了女方家,受到热情的接待,女方家以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待太阳爬上山冈,阳光洒满整个村寨的时候,新郎告别女方家,接上新娘开始上路。这时候,女方家送亲的人们熙熙攘攘,簇拥着新娘走出村寨。走在前面的是背着一头大肥猪和一大坛白酒的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后面是背、抬着嫁妆的送亲队伍。新娘身着怒族的盛装,脸上盖一块色彩鲜艳的薄布,由一群女伴陪着,走在人群中间。当陪送新娘的队伍进入男方村寨时,早已在旁迎候的男方家的人忙上去给背猪、背白酒和背、抬嫁妆的人们连连敬酒。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的舅舅和舅母要向送亲的人们敬一杯竹筒酒,敬完新娘和送亲的人们,新郎、新娘才能迈进男方家的门。
新娘和送亲的队伍进了男方家院子后,男方家的人接过女方家带来的礼物,热情地招呼女方送亲的人们。这时候,新郎要上去牵住新娘的手,把新娘迎进房中。一见新娘进入房中,送亲者中一男子即用火药枪朝天鸣放三枪,以示庆贺。其余送亲的人则跳起怒族的足踏舞,以有节奏的舞步跟着进入房中,并在房中的火塘边跳满一圈。接着,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新郎新娘祝婚,祝福新人婚后幸福吉祥、子孙满堂等。之后,男方家的人热情地向送亲的人们连连敬酒,喝得送亲者一个个面红耳赤,情绪高涨。
怒族的婚礼是歌舞的盛会,青年人弹奏起琵琶调,吹起口弦曲,跳起琵琶舞和锅庄舞,尽情欢歌。老年人边向新婚夫妇祝福,边唱《婚礼歌》,一派喜悦之情溢满庭院。
婚筵是所有礼仪中規模最大的筵席。婚前新郎要带猪肉﹑米等物去岳父家帮助砍柴和耕地,然后才能举行婚筵。婚筵时不但酒肉要丰盛,场地也要布置一新。届时新郎﹑新娘要同喝祝婚酒,姑娘们要向他们拋洒面粉,表示吉祥如意。
宴新婚3天内,新郎新娘分别由男女傧相陪宿,女傧相每天还要代新娘背水、煮饭。回去时,主家赠以礼物表示感谢。回门俗与傈僳族相同,即3天后回门,经过回门回归夫家后,才算正式步入他们的家庭新生活。
怒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选择在属龙或属蛇的日子,因为龙和蛇在怒族的观念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婚礼前几天,全村寨的各家各户都派出得力的男子或女子,到男方家帮助料理理结婚的有关事务。女方家也显得格外奔忙;做嫁衣、买首饰、请陪娘、邀请宾客。
结婚当天,新郎邀约两个最好的朋友,背一背柴和一背明子,带着一罐酒和其他礼物,去女方家接新娘。到了女方家,受到热情的接待,女方家以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待太阳爬上山冈,阳光洒满整个村寨的时候,新郎告别女方家,接上新娘开始上路。这时候,女方家送亲的人们熙熙攘攘,簇拥着新娘走出村寨。走在前面的是背着一头大肥猪和一大坛白酒的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后面是背、抬着嫁妆的送亲队伍。新娘身着怒族的盛装,脸上盖一块色彩鲜艳的薄布,由一群女伴陪着,走在人群中间。当陪送新娘的队伍进入男方村寨时,早已在旁迎候的男方家的人忙上去给背猪、背白酒和背、抬嫁妆的人们连连敬酒。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的舅舅和舅母要向送亲的人们敬一杯竹筒酒,敬完新娘和送亲的人们,新郎、新娘才能迈进男方家的门。
新娘和送亲的队伍进了男方家院子后,男方家的人接过女方家带来的礼物,热情地招呼女方送亲的人们。这时候,新郎要上去牵住新娘的手,把新娘迎进房中。一见新娘进入房中,送亲者中一男子即用火药枪朝天鸣放三枪,以示庆贺。其余送亲的人则跳起怒族的(足踏舞),以有节奏的舞步跟着进入房中,并在房中的火塘边跳满一圈。接着,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新郎新娘祝婚,祝福新人婚后幸福吉祥、子孙满堂等。之后,男方家的人热情地向送亲的人们连连敬酒,喝得送亲者一个个面红耳赤,情绪高涨。
这时候,姑娘和小伙子来到房前的院子里,弹起琵琶,吹起口弦,跳起了热烈欢快的(琵琶舞),围观的宾客发出阵阵地欢笑声。在房内,中老年人则围聚在火塘边,一边喝酒,一边听歌手演唱怒族传统的(婚礼歌)。演唱时,男方的歌手扮男子,女方的歌手扮女子,用男女对唱的方式来演唱。(婚礼歌)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人类的起源到先民的生活,从男女相爱到婚礼婚俗等,可以说是一部怒族的创世诗歌和婚恋爱习俗的辞典。(婚礼歌)很长,要分几次才能唱完,中间歌手要同新郎新娘一块吃手抓饭,吃完后再接着唱,有时要一直唱到第二天的黎明。第二天,男方家要给前来参加婚礼的人们每人送一份饭菜,宾客这才高高兴兴地离去。
按传统习俗,新郎新娘在结婚的头三日内不能同居,只能在洞房里支两张床,分别由一名小伙子和一名姑娘陪伴新郎和新娘。到第四天,由男方家杀一头猪,装一罐酒,让新郎带到女方家,表示对新娘父母的孝敬。然后,新郎才能带着妻子回家。这时,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怒族的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但也还有许多原始婚姻的残余。如亚血缘族内婚,其配偶关系,大都在同一氏族甚至同一家庭内部都进行,即除亲生父母、子女,亲兄弟姊妹外,叔伯兄弟姊妹之间,表兄弟姊妹之间均可婚配,甚至不同辈分之间也可婚配。此外,普遍还保留着“妻兄弟妇”的转房制。一些氏族,家族头人也有多妻的现象。男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组成小家庭。财产继承以幼子为主。世系按父系计算,碧江的怒族普遍进行父子连名制,它是作为父权制血统和财产继承权利的一个重要标志。
怒族在结婚时都会举行哪些活动
抢婚与砸竹筒
住在碧江县古科乡的怒族有抢婚的风俗习惯,他们把抢婚当作举行婚礼的前奏。
抢婚,先要打听好某某姑娘经常要过的地方,打听可靠后,选上一个吉利的日子,男方集合上三五个未婚壮小伙子,埋伏在路旁的丛林中,当要抢的姑娘路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带头的挥手发出捉拿的信号,大家笑着立即把她围了起来,很快抓住她的双手。姑娘知道这种做法就是抢婚,但是一时搞不清抢到哪个小伙子家,心里不踏实,会感到害怕,一路上又哭又叫。几个小伙子把她生拉活扯地拖到男方家的屋里才松手。
婚礼上跳圆圈舞
云南怒族男青年弹琵琶,妇女吹口弦,他们用琵琶和口弦交流思想感情,倾吐爱慕之意,直到定下婚期。定情后,互相赠信物。男方送给自制的口弦,女方送给自绣的花布烟袋。在口弦和烟袋上留有互相知晓的表示双方真正相爱,永不变心的印记。感情特别深厚的男女青年,还各剪发一束送对方珍藏,以表示生死与共。
结婚那天,新郎就请几个最好的朋友,背一篓明子(浸透松脂的易燃松柴)和一罐酒,去接新娘。到女方家后,女方便煮酒、杀猪,做一顿好菜饭招待。然后由新娘的最好的朋友和亲戚随同前来接新娘的人,一起把新娘送到男方家。这时,新郎的舅舅或舅母又要敬送新娘来的人每人一竹筒酒,新娘才跨进男方的家门。一旦新娘进了家门,新郎便迎上去和新娘手拉手,前来贺喜的同辈男女青年也都涌上来和新娘拉成一个圆圈,共同跳起"圆圈舞",唱起"琵琶调"。四天后,男方家杀一头猪,酿一罐酒,由新郎新娘带上送给女方父母,表示姑爷婚后第一次对老人的孝敬。然后,领着新娘返回自己家里,至此,婚礼才算结束。
由巫师主婚
已经订了婚的怒族青年男女先由巫师占卜选定吉日,并由新郎的同村人帮助盖一间新房。到了结婚那天男方请十多个亲友去接新娘,其中须有一位唱调子的能手。因为接新娘时,要与新娘家的亲友对唱调子,只有对唱蠃了才可接新娘。结婚的仪式比较简单,新郎和新娘须同坐在一起,由巫师替双方父母向新婚夫妇祝福:"夫妻和睦、多生子女、粮食丰收、身体健康",然后主人以酒肉款待宾客。到晚上,新婚夫妇和双方的亲友一起唱歌跳舞庆祝。第二天,巫师用猪头祭祀鬼后,再一次向新婚夫妇祝福。待客人散了,只剩女方的送亲人时,男方父亲拿一瓶好酒递给女方家的长辈喝,女方长辈接过酒,一边喝一边向新郎提出希望,并予以美好的祝愿。
转房
在过去,怒族社会尚保留有"转房"的习俗。那是仅限于"兄妻弟妇"的转房,即兄死,弟可娶其嫂子为妻子;弟死,兄可纳其弟媳为妻。转房手续很简单,须当事人杀猪煮酒请客吃饭便算履行手续。按照怒族过去的习惯,丈夫死后,寡妇不得随便改嫁;有在夫家兄弟不愿意接受转房时,寡妇才可改嫁他人。改嫁他人有一定的条件:先内后外,由近而远。即先在本家族的近亲中挑选对象;如果本家族的近亲中无合适人选,在徵得本家族的同意后,才可嫁给外族人。外嫁时所得彩礼,全归亡夫家所有。
『xingzuo.com』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