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托茂人,祁连山下的托茂文化

星座网https://m.xingzuo.com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人数比较多,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中国也有一些未识别民族,可能人数没有那么多,但是文化传统还是有的,形成了独具匠心文化底蕴。本期的未识别民族带你去了解托茂人,了解祁连山下的托茂文化。


还想要了解》》西双版纳克木人是什么人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大山深处,生活着一些头戴回族白顶帽,脚蹬蒙古族长靴,口说蒙古语、藏语和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懂的“方言”,信仰伊斯兰教。自称“托茂”、“托茂家”,“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由于托茂人生活在莽原腹地,依靠内部通婚繁衍生息,罕与外界来往,所以充满了神秘色彩。

  说起托茂人,不能不提到马生林(青海省祁连县人,现任职青海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他首次以研究者的身份,举数年之力多次田野调查,终以论文的形式在国家核心期刊上正式宣布了托茂人的存在,也由此展开了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画卷,和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反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众说纷纭的托茂之意
  青海其他民族对这个神秘群落的称呼有:“托茂人”、“托茂家”、“托茂公家”,或以“茂”与“毛”同音而称为“托毛人”、“托毛人家”,他们亦自称“托茂”、“托茂家”。至于“托茂”之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自称说:“托茂”是族称,“茂”指品德高尚、才华出众之人,所以有“托茂才子”之说,是英勇无比的意思。
  译音说:“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又说是藏语“脱思麻”的另一译法。

  地名说:“托茂”是地名。由于青海蒙古族29旗—般都有俗称。所以,“托茂公”以此蒙旗所在地而得名。
  部落说:“托茂”是部落之名,故据所在部落“托茂公”而称其为“托茂人”。

  托茂人的四种源流说
  清帝命名说 宋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西征获胜,统辖新疆、中亚细亚等地时,由于当地人多信仰伊斯兰教,部分蒙古军受到影响,由信喇嘛教改信了伊斯兰教,并学习阿拉伯文字。成吉思汗挥师东进,占据青海西宁及环湖地区后,这部分人定居在今海晏县托勒、水峡和青海湟中县上五庄一带。清帝册封爵位时,以所在托茂公将他们称为托茂人。

  中亚细亚人、波斯人、色目人与蒙古族通婚说
  蒙古军西征时先后攻取了葱岭以西、黑河以东广大地区。那里的许多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及其他色目人随蒙古军迁徙东来。他们当中,有军士、工匠、商人和传教士,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些人皆未携带家眷,这就使他们势必与蒙古族通婚。

  这样,他们既保留了原来的习俗和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同时也吸收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经逐渐发展形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托茂人。

你可能也喜欢:
储君是什么意思?未来皇位继承人
常上头条!中国民风最彪悍的地方
民风淳朴的意思及其中国鲜为人知的淳朴地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还想要了解》》巴蜀文化形成的基本条件

  蒙古托茂公王爷属民说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青海和硕特部顾实汗二子鄂木布率蒙古军征伐河西丁国栋起义军,招降西宁城。参加起义的回族,一部分转往新疆南部安家落户,至今与祁连的托茂人有往来,有的还专程到湟中上五庄托茂公墓上坟。被蒙古军招降的这些人几经辗转到了海晏,受到托茂公王爷保护,并长期留居下来,成为托茂公的属民。他们与上五庄回族通婚,其语言、服饰和蒙古族相一致,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始终不渝。他们不再自称回族,也不称蒙古族,而称托茂人。

  招婿说
  原先有三名回族兄弟,因生活窘迫,逃难到托茂公部落打杂谋生。不久,王爷看到他们三人聪明伶俐,就招为女婿。他们的宗教信仰未变,就成了后来托茂人的先辈。

  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性
  现居祁连县的托茂人皆信仰伊斯兰教。饮食方面既保留了蒙古族的炒面、酥油、曲拉、奶皮和肉食,又吸收(或继承)了回族的揪面片、面条、油炸食品、包子、饺子及冰糖盖碗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托茂人说蒙古语,住蒙古包和黑牛毛帐房。冬季习惯穿较宽大的长袖皮袄,用色彩鲜艳的长布(绸、缎)带束腰,戴狐皮帽,穿长筒马靴;夏秋则着长短袍,男多戴黑白色圆顶或呢礼帽,女子多梳小辫,辫套上缀有各种珊瑚、玛瑙、翡翠等装饰品,成年女子还戴盖头,一看这种奇特的服饰便知是托茂妇女。

  如今,语言上以汉语为主,大多老年人喜欢说蒙古语或他们自己才能交流的“方言”。除长相与众不同外,不经人介绍或自己说,基本看不出他们是托茂人还是回族。服饰已从传统的式样、制作方式逐步向新颖、美观、实用发展,老年人中还保留有头戴盖头或圆白帽、身穿蒙古族服饰的传统。

  过去,托茂人(尤其老年人)殁后,不论原居住何处,都不远千里用牲畜运到湟中县上五庄或青海门源县吊沟公墓埋葬。目前,在托茂人居住的多隆、野牛沟、托勒牧场均建有清真寺,他们可在当地开展宗教活动。

  托茂人的数量在全国不多,现约仅有3万余人,除主要在青海的以上地区外,另在新疆的博湖、焉耆两县和内蒙古的阿拉善一带亦有零星分布。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托茂人当中有些按回族统计,有些按蒙古族统计,所以,有关托茂人的人口数据并不精确。

  祁连县文联会长聂文虎曾陪同着名作家张承志、宁夏社科院、甘肃社科院等地的专家学者先后在祁连县农牧区做过考察调研和田野调查。托茂人的社会历史,已经引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关托茂人的历史文字和学术文章将为中国民族史添写新的篇章。

文章来自♀星♀座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热门文章:

彝族建筑风格,彝族建筑有哪些特点
彝族建筑风格,彝族建筑有哪些特点

现在的城市,特别是比较大型的城市,基本上都被高楼大厦所笼罩着,很多建筑都已经没有原来的特色。那么关于...

羌族特色美食,羌族有哪些民族美食
羌族特色美食,羌族有哪些民族美食

中国是着名的美食之国,光是菜系就有八大,每个民族或者是每个地区都会有一些当地美食。那么关于羌族的特色...

朝鲜族的冷面文化
朝鲜族的冷面文化

朝鲜族有很多非常有民族特色,非常好吃的美食,冷面就是代表之一。那么关于朝鲜的冷面文化,你具体都知道多...

仡佬族建筑是什么,仡佬族建筑特点
仡佬族建筑是什么,仡佬族建筑特点

人们居住的房屋建筑,大都是受自然环境而影响的。例如南方大都瓦片房,而北方大都四合院,黄土高原地区的家...

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族服饰特点有哪些
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族服饰特点有哪些

蒙古族传统服装,包括长袍,皮带,靴子,首饰等,因为这个地区的风格各不相同,特别是妇女的长袍风格差异。...

怒族的居住文化,房屋建筑特点是怎样的
怒族的居住文化,房屋建筑特点是怎样的

房屋是一个人的家,当然房屋的建筑风格也是民族的特色,房屋的很多文化都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的怒族...

正在消失的土家族建筑——巫山石板房
正在消失的土家族建筑——巫山石板房

石板房体现土家族文化特色。虽然如今已不多见,但在重庆市巫山县的土家族乡,仍能看见一栋栋土墙木楼石板房...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打铁节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打铁节

在华夏大地上,有着许多的民族,这些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一些风俗和习惯,当然也包括节日,这些传统的...

国内六大绝美地貌景观
国内六大绝美地貌景观

有那么一些地方,见过便终身难忘,那瑰丽的色彩,那历经亿万年的修炼,那亘古不变的华丽,灼痛了世人的双眼...

福建上杭客家传统民俗特点
福建上杭客家传统民俗特点

一个民系的形成有许多因素作为标志,例如居住地域的确定、语言的统一等。此外,具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活动特点...